首位太空過生日的中國人 聶海勝三度飛天

編輯︰許可

  神舟十二號飛船將把3名太空人送上天宫太空站,作為任務「指令長」的聶海勝,不單是已曾兩度飛天的「老將」,還是第一個在太空過生日的中國人。這次聶海勝第三度出征,會駐守太空站長達3個月,也將打破中國人在太空逗留時間的紀錄。

童年吃不飽穿不暖 聶海勝學會堅強

   聶海勝1964年出生在湖北棗陽的農家,在家中8兄弟姊妹中排行第6。因為家裏窮,聶海勝小時的生活連溫飽都有困難,他接受傳媒訪問時曾這樣憶述:「(那時)過得挺苦的,特別是一到春季之後,有時候吃都接不上了,防寒的衣服不是太多,手和腳都會凍爛。」後來父親早逝,聶家情況雪上加霜。

  溫飽都成問題,家裏要擠出錢讓聶海勝讀書更是困難,有一次他甚至只能交給老師幾隻兔子當作學費。後來聶海勝為減輕家人負擔,決定輟學回家種地,幸好老師知道他成績好,不上學太可惜,答應出錢資助,聶海勝才能繼續學業。

  延伸閱讀:「神箭」在弦,再度問天!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標識正式發布

聶海勝和現役中國太空人一樣來自空軍。在空軍期間,他先後飛過殲五、殲六、殲七等多款戰機,飛行時間達到1,480小時。(網上圖片)

  當然,聶海勝也知道要珍惜機會,每到假期,他都到幾十里外堂兄家幫着搬木材、裝茶葉,掙十幾元錢應付讀書開支。而這種艱難的生活,也令聶海勝學會勤勞、堅強和踏實。

  另一方面,聶海勝這個窮家孩子其實早有飛的夢想。他曾透露,小時候在山坡放牛,經常看到有飛機天上飛過,也因此常常夢到自己長着翅膀,像鳥兒一樣飛起來。為了圓這個夢,中學畢業時聶學勝得知空軍招收飛行員,便馬上報名,並通過考核入讀航空學校,成為空軍的一員。

  不過成為飛行員不久,他就經歷了一次生死考驗。

駕戰機遇引擎故障 聶海勝冷靜應對

   1989年6月,聶海勝駕駛戰機飛上4,000米高空時,突然聽到「砰」的一聲,隨即引擎驟停,飛機急速下墜.......危急之際,他冷靜應對,一邊向地面塔台報告,一邊嘗試排除故障,希望挽救戰機。直到飛機距離地只有400多米,聶海才決定棄機跳傘,最終戰機撞向山溝,他則掉到一處水塘裏,僥倖沒有受傷。

  因為處置險情時沉着冷靜,聶海勝獲記3等功;他只休息了幾天,便馬上重返藍天。對於這次經歷,他後來說,如果你很熱愛這個職業,你會把生死置於度外,「冒這個風險值了」。

聶海勝(前排左二)是中國首批14名太空人之一,這是太空人們1998年在宣誓儀式上的照片。(網上圖片)

  1998年,已成家立室的聶海勝經過重重選拔,成為解放軍航天員(太空人)大隊的一員,並在4年嚴格訓練後成為中國第一批14名太空人之一,開始從藍天飛向更高、更遠的太空。

  但原來他報名參加選拔之初,妻子聶捷琳擔心丈夫安全,也難以接受丈夫放棄穩定的生活,執意去做從沒中國人做過的工作,於是大加反對,甚至說出要離婚的氣話。

  為此聶海勝一路耐心解說,還搶着做家務希望妻子「息怒」。妻子後來憶述,這期間聶海勝陪她去看越劇《嫦娥奔月》,散場後聶海勝說,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飛天夢想,「我還體檢合格了,我現在有這個條件去從事這個事業,去實現這個夢想」。終於,妻子被聶海勝的執着打動了。她答應隨聶海勝到北京,默默支持着丈夫受訓,還和女兒一起協助聶海勝背課文、背英文單詞......

艱苦訓練 聶海勝時刻準備再出征

   2003年10月16日,神舟五號飛船升空,楊利偉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中國人。2005年10月12日,聶海勝搭檔費俊龍乘神舟六號上天,在太空停留了4天19小時又32分鐘,實現中國載人航天從「一人一天」,到「多人多天」的突破。

  這次任務對聶海勝還有另一重意義,因為任務期間正是其41歲生日,他也成了第一個在太空過生日的中國人。在生日那天,女兒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,透過「天地對話」為聶海勝唱起生日歌,這一刻全場為之鼓掌,在太空中的聶海勝激動流淚。

  2013年的神舟十號任務,聶海勝第2次飛天,是第2位兩度上太空的中國人。在這次任務中,他出色完成手動控制神舟飛船和天宮一號太空實驗艙對接。

  延伸閱讀:中國載人航天30年 神舟飛船創出多個第一次

  延伸閱讀: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: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

聶海勝為女兒取名聶天翔,「航天味」十足。圖為女兒在控制中心為聶海勝唱起生日歌。(網上圖片)

  兩次升空後,有人問聶海勝:你還飛天嗎?聶海勝回答說:「我的答案只有一個,繼續努力,刻苦訓練,時刻準備,只要國家和人民需要,我就會勇往直前,在浩瀚天宇繼續飛出中國龍的軌迹。」

  2021年,神舟十二號升空,快將57歲的聶海勝會第三度出征,他和搭檔劉伯明、湯洪波也成為天宮太空站天和號核心艙的首批訪客。完成3個月任務後,聶海勝還會打破景海鵬的紀錄,成為停留太空時間最長的中國人。

  當然,隨着中國太空站繼續建設,以及神舟十三號、十四等飛船升空,聶海勝保持的紀錄,也將不斷被突破。

  延伸閱讀:「後備」20年未能上太空 鄧清明:戰友在飛就是我在飛

聶海勝(右)和費俊龍完成神六任務後曾到訪香港,和市民大眾見面。(圖片來源:getty)
我要回應

(可輸入500字)

回應只代表會員個人觀點,不代表當代中國立場

相關每周主題

神舟十三號升空 「太空教師」王亞平漫步太空

神州十三號 | 未曾飛天已成名 「神十三」太空人葉光富打破傳統

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 翟志剛乘神舟十三號再出征

準備25年 鄧清明終圓飛天夢

首位太空過生日的中國人 聶海勝三度飛天

神七任務曾遇險 劉伯明:回不去也要讓國旗在太空飄揚

2:27

當年今日神舟五號升空 回顧楊利偉的「黑暗26秒」

時代英雄

李振聲——比肩袁隆平的農業科學家 要讓中國人家中裝滿糧

傑出名人

敦煌保育80年|「敦煌守護神」常書鴻 千年莫高一生守候

創新先鋒

「無創產前檢查之父」盧煜明

盧煜明獲任香港中大校長 帶你認識這位「無創產前檢查之父」

潮流人物

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

李子柒回歸|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「漆藝」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?

小城大事

烈士紀念日|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:讓無名烈士變有名

運動健兒

2:22
巴黎殘奧WH2級單打亞軍陳浩源

「輪羽二哥」陳浩源再闖殘奧 勇奪銀牌突破個人成績

影視巨星

黃子華棟篤笑、電影《破·地獄》

《破·地獄》|黃子華「票房靈藥」怎樣練成? 首個棟篤笑原是娛圈告別作?

編輯推薦
李子柒最新影片截圖

李子柒回歸|新影片花大半年製作非遺「漆藝」 停更近3年還做了甚麼?

1:51

「太空艙」裏挖文物?三星堆考古「黑科技」開創先河

2:10

60件文物

陝西考古幾誇張?每日出土60件文物

1:43
水下考古;長江口二號

水下考古幾神奇?「長江口二號」古船打撈 工程規模全球最大

烈士紀念日|科技考古追尋塵封歷史 文少卿:讓無名烈士變有名

北周武帝宇文邕

科技考古|北周武帝宇文邕真實容貌曝光 英年早逝極可能這原因

南海1500米海底考古大發現 兩艘明代沉船 逾10萬件文物

100周年|中國考古大發現(上):從河南小村出發 探尋文明起源

0:31
海南艦

有片|解放軍海軍艦艇編隊訪港5天 即睇新型兩棲攻擊艦「海南艦」風釆

香港運動員

不斷更新|《香港機遇新里程》第4集 體育盛事 香港的主場經濟

1:37
原來在山西省運城市有一個被譽為「中國死海」的鹽湖,運城鹽湖的湖水會隨着氣溫等及礦物變化,呈現五顏六色的變幻美景,令人歎為觀止。

山西旅遊|「中國死海」運城鹽湖 沉醉迷人七彩幻境

3:07

非凡75年·科技篇|從跟跑到超越 中國前沿科技不斷突破

3:07
中國5G、AI、大數據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

非凡75年·科技篇|從5G、AI到大數據 中國創新科技融入大眾生活

3:45

非凡75年·科技篇|中國航天「從無到強」 躋身世界前列

2:48

非凡75年·科技篇|中國交通75年 從「基本靠走」到復興號和C919

風箏 女孩 男人
當代中國-名家專欄-李焯芬
李焯芬

李焯芬人生導航 「叔叔,你真棒」滋潤人心

中國清朝,上朝
葛兆光
葛兆光

葛兆光憶清帝國皇權太集中 阻礙變革的可能性

當代中國-名家專欄-潮遊三國
羅倫斯將軍 潮遊三國

三國旅遊|成都黃忠墓的發現與消失

飽死荷蘭豆 餓死芹菜頭

  「荷蘭豆」是大家生活中經常吃到的食材,那「飽死荷蘭豆」又有甚麼含義呢?

  《廣東新語》就記載了這種起源於西歐的豆:「海豐有雪豆,熟於大小雪時,名寒豆。」

  17世紀時,侵佔台灣的荷蘭人把「荷蘭豆」引入台灣,在《臺海采風圖》中就記載道:「灣豆,種出荷蘭國,台人竊種而植。實於春夏,亦實於冬」。

  由於「荷蘭豆」屬於外來菜蔬,價格高企,能吃上「荷蘭豆」的家庭都是非一般的,能...

9種潮型

     浙江錢塘江潮,有「天下第一潮」之譽,古人所謂「浙江之潮,天下之偉觀也。」錢塘江潮不僅氣勢磅礴,而且形態多變,共9種花款,大家都見過嗎?

書展專題講座-《香港志.自然》:自然環境保育在香港

第34屆香港書展將於本月17日至23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,今年香港地方志中心再度與中華書局攜手參與香港書展,並舉行專題講座。書展亦設置《香港志》專屬展位,親臨專區並參與遊戲,更有機會獲贈禮品,不容錯過!

  • 地點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(會議室S226-227)
  • 日期︰2024年7月22日(星期一)
  • 時間︰下午2時30分至4時
WeChat